得獎紀錄
榮獲
1949金棕櫚獎
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電影
奧斯卡最佳攝影(黑白片)
提名
奧斯卡最佳導演
奧斯卡最佳影片剪輯
故事介紹
戰後的維也納百廢待舉,
在美、英、蘇、法四國共同佔領下,
呈現亂中有序的節奏。
合利馬丁是美國二流作家,
他到維也納來找多年老友哈利萊姆,
沒想到正好遇上萊姆的葬禮。
據英國警官卡洛威的描述,
萊姆是被車子撞死的,
而萊姆的女友史密斯安娜似乎有些難言之隱,
但可以看得出安娜對萊姆的感情是相當深厚的。
卡洛威希望馬丁早早離開這個是非之地,
但馬丁應邀參加一場座談會而留了下來。
事實上幾日的相處,
他發現自己已愛上安娜 ;
更何況萊姆之死疑點重重,
說什麼他都不能這樣離去。
車禍現場有一名羅馬尼亞人波巴斯哥以及庫茲男爵,
但萊姆的公寓管理員卻向馬丁表示,
應該還有一人。
但在馬丁的追問下庫茲及波巴斯哥都否認了。
英國警方也查出第三人應該是醫學院的學生約瑟夫哈賓,
只是在車禍後哈賓也失去了蹤影。
安娜的護照被查出是偽造的,
原來她是捷克的演員,
即將面臨強制出境的命運。
而馬丁在一次酒後向安娜道別,
也說出了自己的心意,
但意外地在門外發現一個熟悉的身影──萊姆急急逃逸。
卡洛威在馬丁追失萊姆的廣場發現萊姆是逃往地下水道。
此時卡威才道出萊姆曾以劣質品冒充盤尼西林,獲得暴利,
但也使得許多病人枉送性命。
在重新開棺後才發現萊姆的墳墓中竟埋著哈賓。
在卡洛威帶馬丁到醫院看病人後,
馬丁終於答應幫忙捕捉萊姆,
但條件是給安娜一個新的身分。
但安娜發現真相後毅然拒絕,
並撕毀新的護照。
馬丁也曾透過庫滋要求與萊姆在高空纜車上見面,雙方不歡而散。
馬丁接受卡洛威的建議,
在咖啡廳中當誘餌,
安娜也趕到,雙方略有爭執。
不久萊姆果然出現,
本想殺馬丁帶走安娜,
但被發現而展開一場地下水道的追逐。
最終萊姆負傷而逃,
但還是死在馬丁槍下。
萊姆的葬禮後,
馬丁婉拒了卡洛威送他去機場,
他決定停在前面等安娜慢慢走來,
他和她似乎還有很多話要說,
但安娜並沒有看他,逕自地經過他面前而離去。